风过回廊 艾利浩斯学院 图书馆 | 2020-5-29 8:45 26 字 | 几秒读完 用户页内容加载稍慢,请耐心等待…….或者刷新试试? 更改您的封面图像上传 更改您的封面图像上传 更改您的封面图像 风过回廊 喜欢散步的年轻人 此用户的账号状态是 批准 文章 文章 关于 关于 评论 评论 Recent Posts Liked Recent Posts Liked Recent Comments Liked Recent Comments Liked 真的很感谢!我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的回复,我仔细看了好几遍这个长评。深受解读之深的感动。不过也没必要捧得那么高...我的水平不至于这种程度... Ria_Yatogami 2022-03-23 3 我在试图寻找睡前故事的时候翻到了这篇文章,读完之后反而心绪繁杂不能自已,更难睡着,可见本文不适合想要调整生物钟的夜猫子。时间不会等人,人却往往停在原地,想着刚刚读过的文章。我自问并不是一个拖泥带水的人,但文中两个人物的表现力足够优秀到让人心潮起伏,写下这些东西。 是的,这是关于两个人的故事,一个人的眼里只有现实,一个人的生活充满理想。这是两种生活态度最僵硬的碰撞,文中的女性角色虽然充满了拜金主义的特征,生性自私只求物欲,可自我厌弃的内心独白拉近了她和普通人的距离,显得她更像是一个有血有肉人而非不可理喻的怪物。文中的男性角色是普遍意义上的好人,但在他理想而浪漫的初衷外裹挟了现实的枷锁,他不像以往作品里那种只有积极乐观这一种情感的苍白的主角,矛盾的内心使他的形象更加立体。这样的两个人偏偏出现在同一个故事里,冲突是必然的,而毫无结果的交流也是必然的。 在相对保守的现代社会(这里对比的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拜金主义和自私自利为人不齿,文中女性角色反其道而行,刻意塑造了这样的人,必然是有后续发展的,在男女依然不平等的现在,性别对立似乎愈演愈烈,在这种时候选择了这样的角色充当第一人称视角,相当具有挑战性,在女性的经济地位受到压抑的情况下,很多有一定社会经历的人往往选择了极端地利己,这种选择固然只会导致她们与社会主流走向反面,愈发极端而最终走向自毁,可换个角度,她们未尝不是社会发展特定时期的牺牲品,可恨又可悲。以这样的特定人群作为入手点,是本文最可期待的发展方向之一。 而作为辅视角的男性角色,恰恰是另一个极端。理想而浪漫的人有很多,但同时具有“正确”这一特征的却是寥寥。完美的人往往和普通人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试想,一个从不犯错的人和一个会犯错的人,能有多少平等的关系?普通人常常犯错,而且——事实上,他们会一错再错。这很容易理解,如果人人都能知错就改,我们早就实现天下大同了。男角似乎没能理解,普通人从小就要学会和自己所犯的错误共存,他们不约而同地学会了掩饰,或是叫做虚伪,不管怎么描述,这是人的天性,没有什么值得羞愧的,人不能活在自责里。文中的男角也许不知道,这种赤裸裸的完美,正是他无法得到女角的接受,正是他一直没有朋友的原因。一个现实中无法存在的完美的人,恰恰会打破人们对自己的伪装,对于普通的,甚至是略微有些负面的女角来说,这样永远正确的人恰恰证明了她自己的错误,这样的两个“极端”接触时所爆发出的矛盾自然会非比寻常:在这里,正确意味着残酷的现实。对于这样一个有些脱离于社会主流的女角来说,无法承受这样的痛苦也是理所当然的。实际上,承受痛苦的并非她一个,完美的人在无法获得他人认同的时候,自然也会自我怀疑自我厌弃,文中男角带有自我怀疑的独白,既是对他理想而浪漫的人格的补充,也是拉近他和普通人的桥梁——至少,这不是一个普通人无法理解,不愿理解的怪物。 故事现在才刚刚展开,这是我把出场的两个人物称为女性角色和男性角色而非女主角和男主角的原因,也许作者是想写一个群像类的作品呢?出色的人物设计,大胆的切入点,敏感的社会问题,这是文章的一个亮点,如果发挥稳定,情色文学界必将迎来一个新的高峰,我拭目以待。 Shelley 2022-03-23 5